引短推長 出處|釋義|同韻詞|成語故事 【四字成語】
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【注音】yǐn duǎn tuī cháng
【出處】武帝每集文士策經(jīng)史事,時范云、沈約之徒皆引短推長,帝乃悅,加其賞赍?! 赌鲜?middot;劉峻傳》
【釋義】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,顯人之長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
【結(jié)構(gòu)】聯(lián)合式
【同韻詞】鶯顛燕狂、調(diào)理陰陽、燦爛輝煌、擒賊先擒王、握素披黃、飛芻挽糧、小試鋒芒、倒枕槌床、群情激昂、餓虎攢羊、......
【年代】古代
【成語故事】南朝時期,梁武帝經(jīng)常召集文人談經(jīng)論史,范云、沈約等人引短推長,武帝十分高興,經(jīng)常給他們賞賜。一次武帝在別人說完后要劉峻發(fā)表看法,劉峻毫不猶豫用筆寫了十多件事,切中時弊,在座的人大驚,武帝十分別滿,再也不見劉峻了
【成語舉例】況沈、謝引短推長,僧虔禿筆自免,孝標空續(xù)《辨命》哉? 明·李贄《讀史·曹公二首》
上一篇:一時之秀 出處|釋義|同韻詞|成語故事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