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死如歸 出處|釋義|示例|同韻詞|近義詞|成語故事 【四字成語】
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【注音】shì sǐ rú guī
【出處】三軍既成陣,使士視死如歸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 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下》三軍之士,視死如歸?! 秴问洗呵?middot;勿躬》
【解釋】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不怕犧牲生命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不怕死
【結(jié)構(gòu)】主謂式
【近義詞】舍生忘死、舍生取義、視死若歸
【相反詞】貪生怕死
【同韻詞】通幽動微、惹事招非、拱木不生危、知白守黑、虎狼之威、萬念俱灰、急起直追、瓦解星飛、假虎張威、水盡鵝飛、......
【年代】古代
【謎語】臨刑唱大曲
【邂逅語】臨刑唱大曲;董存瑞炸碉堡
【英語】facedeathunflinchingly
【德文】demTodruhigentgegensehen
【日語】死を視(み)ること帰(き)するが如(ごと)し
【法語】nepascraindrelamort
【成語故事】1904年秋瑾不顧丈夫的阻撓,變賣首飾東渡日本,結(jié)識黃興、陳天華、宋教仁等,她加盟孫中山的同盟會。1906年她帶領(lǐng)由留日學(xué)生組成的敢死隊回國,任大通學(xué)堂督辦。后因徐錫麟起義失敗而被捕,臨刑前說革命黨人不怕死,欲殺便殺
【示例】我們已經(jīng)是視死如歸,我們大踏步地走著我們的大路?! 」簟度缁鹑巛钡目植馈吩?/p>
【成語例句】
◎ 魯迅先生曾說過,士兵并不怕死,但一看到將軍臉上的鐵面,也就不能視死如歸了。
◎ 讀了它,我們好象看到了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,無數(shù)共產(chǎn)黨員和革命者,為了偉大的理想,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,冒險犯難,不圖名利,不怕犧牲,視死如歸的情景;讀了它,無數(shù)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,猶如頂天立地的巨人,屹立在我們的面前,使我們渾身充滿著力量。
◎ 可我們中國卻多有視死如歸的壯士!
◎ 作家同志,你看,我們這些年輕的戰(zhàn)士們,在保衛(wèi)祖國和人民的戰(zhàn)斗中,多么英勇,多么堅強,真是赤膽忠心,視死如歸呵!他們無愧于祖國和家鄉(xiāng)千千萬萬的親人!
◎ 培養(yǎng)人們愛鬼想鬼、視死如歸的不怕死精神,讓你們死得舒服、死得有趣兒、死得痛快、死得有價值……
◎ 影片前20分鐘的戰(zhàn)爭場面幾乎可以說是"為場面而場面",與后面的故事之間并沒有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;士兵們8個救1個的"牢騷"不過是為后來他們成為"視死如歸"的美國英雄作一個鋪墊,完全沒有真正的哲理深度;整個故事平鋪直敘、循規(guī)蹈矩,談不上任何的藝術(shù)創(chuàng)新和精神震撼;特別是那個"教師"出身的上尉,處處被當(dāng)做觀眾的"老師",不僅告誡幸存的大兵瑞恩,也告誡安在的觀眾們?nèi)绾魏煤米魅?、如何好好愛國?/p>
◎ 九月十九日,氣沖霄漢的'敬遠(yuǎn)'號在與日艦'吉野'號對射時,遭裝備精良的日艦重?fù)?,在船破彈盡之際,管帶鄧世昌指揮全艦官兵同仇敵愾,開足馬力全速向'吉野'號猛撞過去,視死如歸準(zhǔn)備同歸于盡……敵艦驚魂失魄。
◎ 如若真是那樣,共產(chǎn)黨的歷史也就不會像今天這般可歌可泣了;那些視死如歸、百折不回的共產(chǎn)黨人,也就不會像今天這般令人肅然起敬了。
詞類符號:名詞; 時間名詞; 方位名詞; 處所名詞;人名; 姓氏; 名字; 地名; 機構(gòu)名; 其他專有名詞; 動詞;聯(lián)系動詞;能愿動詞;趨向動詞;形容詞;區(qū)別詞; 數(shù)詞;量詞; 副詞; 代詞;介詞; 連詞; 助詞;嘆詞; 擬聲詞;習(xí)用語;縮略語;前接成分;后接成分; 語素字; 非語素字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