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原逐鹿 典故|釋義|用法|近義詞|成語故事 【四字成語】
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中原逐鹿這個(gè)成語的意思是逐:追趕;鹿:指所要圍捕的對象,常比喻帝位、政權(quán)。指群雄并起,爭奪天下。它出自于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,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(gè)成語的具體的用法吧。
【注音】zhōng yuán zhú lù
【出處】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?! 妒酚?middot;淮陰侯列傳》
【解釋】逐:追趕;鹿:指所要圍捕的對象,常比喻帝位、政權(quán)。指群雄并起,爭奪天下。
【用法】作主語、賓語;指爭奪政權(quán)
【結(jié)構(gòu)】偏正式
【相近詞】逐鹿中原
【押韻詞】獨(dú)到之處、識時(shí)達(dá)務(wù)、向陽花木、拾陳蹈故、卑以自牧、騁懷游目、光采奪目、濟(jì)人利物、指囷相助、安然如故。
【燈謎】華夏梅花放
【英文】fight for hegemony
【成語故事】晉朝時(shí)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中趙國國王石勒十分有才干,但自以為是,有一次他問大臣徐光他能與歷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論。徐光答復(fù)為漢高祖劉邦。他笑道他只能做劉邦的部下,但與劉秀并驅(qū)于中原,相互較量,那就不知鹿死誰手了。
【成語舉例】中原初逐鹿,投筆事戎軒。 唐·魏征《述懷》詩
上一篇:一死一生 典故|釋義|用法|近義詞|成語故事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