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以當十 典故|釋義|用法|近義詞|成語故事 【四字成語】
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一以當十這個成語我們是很熟悉的,它出自于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,是用來形容楚國的戰(zhàn)士非常的勇敢的,它的意思是一個人抵擋十個人。形容軍隊英勇善戰(zhàn)。下面我們看看這個成語的具體的解釋吧。
【注音】yī yǐ dāng shí
【出處】楚戰(zhàn)士無不一以當十,楚兵呼聲動天,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。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【解釋】當:相當。一個人抵擋十個人。形容軍隊英勇善戰(zhàn)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定語;同以一當十
【結(jié)構(gòu)】緊縮式
【近義詞】以一當十、一以當百
【同韻詞】擇善固執(zhí)、石城湯池、荷花雖好,也要綠葉扶持、以文害辭、船到橋門自會直、何患無辭、心往神馳、萬口一詞、沿才受職、理勝其辭、......
【年代】古代
【邂逅語】孫子用兵
【成語故事】秦朝末年,秦國大將章邯打敗趙國大將張耳,趙王歇只好向楚懷王求救,懷王派宋義項羽去救趙,宋義故意拖延時間,項羽殺宋義自立為主帥,命令士兵破釜沉舟,輕裝上陣的楚軍個個奮不顧身,沒有一個不是一以當十的,大敗秦軍
【成語舉例】弓強兵銳,所向無前,士氣轟騰,無不一以當十?! ∶?middot;邵璨《香囊記·拾囊》
上一篇:映月讀書 典故|釋義|用法|近義詞|成語故事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