釜底抽薪 典故|解釋|示例|相近詞|押韻詞|成語故事 【四字成語】
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【注音】fǔ dǐ chōu xīn
【釋義】釜:古代的一種鍋;薪:柴。把柴火從鍋底抽掉。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比喻做事非常徹底
【結(jié)構(gòu)】偏正式
【典故】臣聞?chuàng)P湯止沸,莫若去薪?! h·董卓《上何進(jìn)書》
【相近詞】抽薪止沸
【反義詞】火上澆油、沸湯沸止
【押韻詞】科頭裸身、綿里藏針、故作高深、著述等身、妙手回春、嚙檗吞針、跫然足音、犒賞三軍、驗明正身、茹古涵今。
【年代】古代
【燈謎】水開了就關(guān)火
【英文】takeadrasticmeasuretodealwithasituation
【德文】dasBrennholzunterdemKesselherausiehen,umdassiedendeWasserzurRuhezubringen
【日語】かまの下(した)から薪(まき)を取り去(さ)る?!磫伞蹈镜?こんぽんてき)に解決(かいけつ)する
【法語】prendredesmesuresradicales
【成語故事】北朝東魏大將侯景起兵反叛朝廷被打敗,就跑到南朝梁武帝蕭衍那里求救,蕭衍發(fā)兵給他,他進(jìn)攻東魏失敗。東魏魏收給蕭衍寫了《為侯景判移梁朝文》,勸蕭衍對侯景這種人只能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蕭衍不聽,侯景后來又背叛梁朝。
【成語舉例】如今有個道理,是“釜底抽薪”之法,只消央人去把告狀的安撫住了,眾人遞個攔詞便歇了?! ∏?middot;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
【成語造句】
◎ 國際軍火生產(chǎn)大國.出于軍備競賽的需要,使本國軍事工業(yè)膨脹發(fā)展;同時也出于造成輸入國對其裝備的依賴,紛紛對第三世界出口軍火,一旦遇有政治或軍事需要時,他們立即行"釜底抽薪"之術(shù),以停止輸出軍火手段打擊第三世界。
◎ 采用這種一向被兵家視為"釜底抽薪"的法術(shù),??墒盏绞箶巢粦?zhàn)自潰之效。
◎ 致使大多數(shù)中青年學(xué)者"熱身"之后將學(xué)術(shù)研究趨向于市民化、俗化甚至庸俗化的地位,從而更加重了民俗學(xué)理論的營養(yǎng)不良癥,民俗學(xué)繁榮的背后依然存在著釜底抽薪的危機。
◎ 然而"敘事的報復(fù)"便是釜底抽薪,使影片端足的架子倏然散落。
◎ 沒料到劉主任好大喜功,早在林業(yè)局誓師大會上夸下??冢鳒p指標(biāo)就等于釜底抽薪。
【詞類符號】名詞; 時間名詞; 方位名詞; 處所名詞;人名; 姓氏; 名字; 地名; 機構(gòu)名; 其他專有名詞; 動詞;聯(lián)系動詞;能愿動詞;趨向動詞;形容詞;區(qū)別詞; 數(shù)詞;量詞; 副詞; 代詞;介詞; 連詞; 助詞;嘆詞; 擬聲詞;習(xí)用語;縮略語;前接成分;后接成分; 語素字; 非語素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