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心所向 出處|解釋|示例|近義詞|同韻詞|成語故事 【四字成語】
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【注音】rén xīn suǒ xiàng
【解釋】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
【用法】作補語、定語;指受群眾所擁護
【結構】主謂式
【出處】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 《晉書·熊遠傳》
【近義詞】眾望所歸、深得人心
【反義詞】眾叛親離、怨聲載道、眾矢之的
【同韻詞】薄養(yǎng)厚葬、捧到天上、腹誹心謗、長風破浪、血氣方壯、東走西撞、后手不上、薏苡蒙謗、狂風巨浪、秋后算賬。
【年代】古代
【謎語】聽診器
【英語】thepopularsentiment
【德語】demallgemeinenWunschentsprechend
【成語故事】晉朝時期,登基不久的晉愍帝司馬鄴要舉行盛大慶典,丞相司馬睿的主簿熊遠認為與國家危難局面不相稱,就上書勸諫愍帝:天子要與民同憂,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我勸天子應該提倡忠孝之儀,宣揚仁義之統(tǒng)。司馬睿也加以贊同,愍帝接受勸諫。
【成語舉例】這是人心所向,此人和之大利?! ∏ā读趾Q┰啡?/p>
【其它使用】
◎ 譚嗣同一看,正是王五爺,趕緊拱手相稱"老師,深夜至此,有何見教?"五爺言道,"大人,維新變法,人心所向,雖然遭此坎坷,可來日方長!憑俺這一身武藝,定保大人,平安出京,遠走它鄉(xiāng),暫避一時。"
◎ 國際權威組織盡早做出世紀之交的統(tǒng)一規(guī)定,已是人心所向。
◎ 圍繞經(jīng)元善案的斗爭雖然獲得勝利,但是勤王之役的失敗對?;蕰拇驌魳O為嚴重,特別是隨著人們對清政府的絕望,革命已成為大勢所趨、人心所向的時代潮流,這樣,在澳?;蕰幕顒訚u趨低落。
◎ 在這種大勢所趨,人心所向的情況下,李德和博古只好依照毛澤東同志指明的路線,從通道轉兵,向貴州進發(fā)。
◎ 正義戰(zhàn)爭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,人心所向,即使軍力、經(jīng)濟力暫時處于劣勢,戰(zhàn)斗也不免要經(jīng)歷許多挫折和失敗,但最后必定勝利。
◎ 1947年,上海越劇界聯(lián)合義演《山河戀》時,尹桂芳名列"十姐妹"之榜首,并非她比別人年長幾歲的緣故,而是她和"芳華"在當時的知名度、號召力和權威性決定了的,是人心所向,眾望所歸。
◎ 他說,盡早實現(xiàn)包括空中直航在內的兩岸直接"三通",是大勢所趨,人心所向,符合兩岸民眾的利益,也符合兩岸航空業(yè)者的實際發(fā)展需要。
【詞類符號】名詞; 時間名詞; 方位名詞; 處所名詞;人名; 姓氏; 名字; 地名; 機構名; 其他專有名詞; 動詞;聯(lián)系動詞;能愿動詞;趨向動詞;形容詞;區(qū)別詞; 數(shù)詞;量詞; 副詞; 代詞;介詞; 連詞; 助詞;嘆詞; 擬聲詞;習用語;縮略語;前接成分;后接成分; 語素字; 非語素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