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知半解 出處|解釋|用法|近義詞|同韻詞|成語故事 【四字成語】
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【注音】yī zhī bàn jiě
【出處】有透徹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?! ∷?middot;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辨》
【解釋】知道得不全面,理解得也不透徹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否定句
【結(jié)構(gòu)】聯(lián)合式
【近義詞】一孔之見、浮光掠影、囫圇吞棗
【相反詞】真知灼見、真才實學(xué)、博古通今
【同韻詞】點金作鐵、吾膝如鐵、孫康映雪、風霜雨雪、蒼蠅見血、偷安茍且、沉冤莫雪、滾湯潑雪、風卷殘雪、紅爐點雪。
【年代】古代
【燈謎】矢
【邂逅語】秀才談兵
【英語】have a smattering of knowledge
【德文】etwasnurhalbwissen
【日文】生(なま)かじり
【法文】n'avoirquedesconnaissancessuperficielles
【成語故事】宋朝詩人陳師道認為蘇東坡的詩風格初學(xué)劉禹錫,后學(xué)李白。清朝時期的《詩醇》卻有不同的觀點:“洵乎獨立千古,非一代一人之詩也:而陳師道顧謂其初學(xué)劉禹錫,晚學(xué)李太白,毋乃一知半解。”
【成語示列】我也只得一知半解,不懂什么。 清·頤瑣《黃繡球》第八回
【其它使用】
◎ 有的出鏡率較高的學(xué)子甚至對文化典籍一知半解、張冠李戴,鬧出了不少笑話。
◎ 現(xiàn)在一般的翻譯家,每每一知半解的,甚至連原文都不徹底明白即前后不接的去譯書,弄得錯誤層出不窮,鬧出許多笑話。
◎ 在我一知半解的幾國語言里,沒有比中國古語所謂「素交」更能表出友誼的骨髓。
◎ 這時我們也都一知半解地闡發(fā)了一點在平原游擊中應(yīng)得著重偵察工作的理由。
◎ 反過來,一個干部對各方面的一知半解,又不能代替"專業(yè)化"。
◎ 杜林是怎樣一個"對象"呢?此人是學(xué)經(jīng)濟學(xué)出身,哲學(xué)上只有一知半解,甚至連什么是唯物論和唯心論都還分辨不清楚,常把黑格爾的思想當作唯物論來宣揚,恩格斯稱他為"小學(xué)生"的哲學(xué)水平。
【詞類符號】名詞; 時間名詞; 方位名詞; 處所名詞;人名; 姓氏; 名字; 地名; 機構(gòu)名; 其他專有名詞; 動詞;聯(lián)系動詞;能愿動詞;趨向動詞;形容詞;區(qū)別詞; 數(shù)詞;量詞; 副詞; 代詞;介詞; 連詞; 助詞;嘆詞; 擬聲詞;習用語;縮略語;前接成分;后接成分; 語素字; 非語素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