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中取栗 典故|釋義|用法|近義詞|成語故事 【四字成語】
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【注音】huǒ zhōng qǔ lì
【典故】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·封丹的寓言《猴子與貓》載: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,栗子讓猴子吃了,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。
【釋義】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。比喻受人利用,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受人利用
【結(jié)構(gòu)】偏正式
【相近詞】代人受過、為人作嫁
【相反詞】坐享其成
【同韻詞】萬代不易、漫天掩地、瓦查尿溺、日增月益、計行慮義、率性任意、風萍浪跡、銷聲匿跡、索莫乏氣、一箭之地。
【年代】當代
【燈謎】人
【英語】beacat'spaw
【德語】fürjndieKastanienausdemFeuerholen
【日文】火中(かちゅう)のくりを拾(ひろ)う
【成語故事】從前有一只猴子和一只貓看到農(nóng)家院中正在炒栗子,猴子饞得口水直流,就問貓喜不喜歡吃栗子。貓表示想吃,猴子叫貓趁主人不在場時去燒著火的鍋里拿栗子,貓忍著燙把栗子一個一個拿出來,猴子則在一旁樂呵呵地一個個吃栗子。
【成語示例】我們目前自顧不暇,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,我們還好去惹他么。我們不能為別人火中取栗?! 」簟多嵆晒Α返谖逭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