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仁由我而死【六字成語】典故|釋義|押韻詞|成語故事
六字成語 由土鳳凰供稿
【拼音】bó rén yóu wǒ ér sǐ
【典故】吾雖不殺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。 《晉書·周颙傳》
【釋義】伯仁:晉周颙的字。表示對別人的死亡負有某種責任。
【用法】作賓語、分句;指對別人的死感到內疚
【結構】復句式
【押韻詞】明信公子、炮筒子、叫化子、缊袍不恥、迎意承旨、周而復始、蠢如鹿豕、惡籍盈指、爭紅斗紫、眼語頤指。
【年代】古代
【成語故事】晉元帝時期,仆射周颙與宰相王導是好朋友,王導的堂兄王敦謀反殺了周颙。王敦曾經因此事征求王導的意見,王導未置可否。后來王導得知周颙曾在元帝面前為王敦謀反事多次為自己辯護,不禁流淚感慨:“我雖沒殺他,但他由我而死。”
【成語示列】倘伯仁由我而死,尚不免罪有所歸。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
【典故】吾雖不殺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。 《晉書·周颙傳》
【釋義】伯仁:晉周颙的字。表示對別人的死亡負有某種責任。
【用法】作賓語、分句;指對別人的死感到內疚
【結構】復句式
【押韻詞】明信公子、炮筒子、叫化子、缊袍不恥、迎意承旨、周而復始、蠢如鹿豕、惡籍盈指、爭紅斗紫、眼語頤指。
【年代】古代
【成語故事】晉元帝時期,仆射周颙與宰相王導是好朋友,王導的堂兄王敦謀反殺了周颙。王敦曾經因此事征求王導的意見,王導未置可否。后來王導得知周颙曾在元帝面前為王敦謀反事多次為自己辯護,不禁流淚感慨:“我雖沒殺他,但他由我而死。”
【成語示列】倘伯仁由我而死,尚不免罪有所歸。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