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可夫斯基不幸的愛情故事 名人故事
歷史知識 由優(yōu)爾供稿
琴鍵在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手指間雨點般跳動,整個房間里充滿著一種壓抑、苦惱、煩悶的氣氛。聽得出,樂曲是從作曲家心底里迸發(fā)出來的:愛情的不幸和痛苦在折磨著他。 幾年前,這位用樂曲描繪俄羅斯苦難生活圖畫的作曲家,一天收到了一位28歲的姑娘安東尼娜的求愛信。當時,柴可夫斯基沒有興趣接受這位多情女子的愛情,他寫了一封信,婉言謝絕了姑娘的好意。但是她很快又來信了,執(zhí)拗地表示:如果作曲家不接受她的愛情,她將以死來表示自己的忠貞。作曲家害怕出現(xiàn)這樣的結局,出于憐憫,他同意了。 婚后不久,作曲家發(fā)現(xiàn)安東尼娜只知貪婪地占有他的榮譽,終日絮絮不休的是上流社會的趣聞,而對音樂卻一無所知。厭倦和痛苦嚴重地影響著作曲家的創(chuàng)作,他不得不悄悄躲開她無休無止的糾纏。后來,安東尼娜和一個叫波爾科夫的人姘居并且生了孩子。這時,朋友們建議柴可夫斯基同這位毫無共同語言的妻子離婚,但善良的作曲家沒有這樣做,他以人道的寬容,依舊供給安東尼娜全部生活費用,直到最后。 憐憫不是愛情,遷就造成了終生不幸。
上一篇:華盛頓選寡婦作妻子
下一篇:瑪嘉烈公主:孤獨芳心公主